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實踐教學 > 正文

實踐教學|炸裂!設計學院數媒生鏡頭下的大餘灣古村,把百年古韻拍成視覺盛宴

【來源: | 發布日期:2025-04-07 】

  春日采風正當時,3 月 29 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帶隊教師梁季老師、劉立老師、熊曼序老師、吳昊學老師、侯亞欣老師和數媒 2301-05 班的同學們在專業考察中走進武漢大餘灣古村落,用鏡頭捕捉歲月沉澱的美學密碼,讓百年古韻與數字藝術激情碰撞!

  一、古村探秘:建築裡的藝術教科書

  青石闆路、石砌屋牆、雕花窗棂…… 大餘灣的一磚一瓦都是傳統建築美學的活教材。同學們穿梭于古巷之間,聚焦飛檐鬥拱的精巧結構、石牆紋理的自然肌理。這些承載曆史記憶的視覺元素,正是數字媒體藝術中 “視覺傳達” 的絕佳素材,為後續的動态影像創作、交互設計開發埋下靈感伏筆。


  二、花海邂逅:自然與創意的雙向奔赴

   古村外油菜花海正盛,明黃的花浪與白牆灰瓦相映成趣。數媒學子化身 “光影詩人”,運用 “鏡頭語言” 抓拍人物與花海的互動瞬間。在 “色彩構成” 理論指導下,他們定格花朵綻放的微觀之美,将自然景觀轉化為充滿藝術張力的視覺作品。這些畫面不僅是靜态記錄,更蘊含着未來人物寫實建模、虛拟現實場景搭建的創作雛形,讓春日生機通過數字藝術手段持續 “流動”。一起來看看設院美女們的人像作品吧!

   


   三、專業視角:用數字語言重構古村故事

  作為數字媒體藝術的未來力量,同學們不僅記錄美景,更以專業思維解構古村。有人借助 “構圖法則” 重塑建築韻律,将對稱、留白等手法轉化為數字界面設計的參考模闆;有人通過光影處理賦予畫面叙事感,為後期動畫分鏡、影視剪輯積累 “視覺腳本”。在這裡,古老村落不再隻是觀光景點,而是被賦予動态交互、數字孿生等創新表達的 “藝術載體”,借助數媒技術煥發新的生命力。以下是數媒2305班的同學們在拍攝創意視頻,陳家幸同學作為小組導演進行拍攝,潘善語、姜逸涵、許傳春同學進行劇本演繹,全組同學協力創作。


  此次大餘灣之行,是一次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更是數媒學子将理論融入實踐的珍貴體驗。期待同學們以考察成果為素材,運用動态圖形設計、沉浸式媒體等專業技能,創作出更多驚豔的數字藝術作品,讓古村之美在數字藝術世界持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