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學術講座 > 正文

講座回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舉辦“科學技術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學術講座

【來源: | 發布日期:2024-03-18 】


 2024年3月13日下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邀請中南民族大學陳建強教授以“科學技術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學術講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及相關專業學生參加了本次講座,活動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楚東曉院長主持。

特聘教授儀式

陳建強教授的演講從新媒體發展趨勢、增強現實和虛拟現實的應用、人工智能的應用3個方面分别通過嫦娥三号奔月模拟動畫、和平大世界改造方案、人工智能繪畫等案例,闡述了“新媒體藝術的人文思考——新技術是對傳統藝術的延展”的觀點,為藝術創作和體驗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和創新。

一、基于新媒體發展趨勢的學習前景

 首先,陳建強教授指出,新媒體藝術形式正成為藝術設計領域的新潮流。NFT技術賦予藝術品獨特的身份和所有權,藝術品的呈現方式提供互動式的藝術展覽體驗,例如通過“海拔高度為零”的作品引發大衆對于環境保護的深思;通過“blow”互動燈光裝置,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将其帶回童年的記憶;“Digital Playground”互動遊戲牆,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感和趣味性。新媒體帶來的新機遇給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崗位。

二、虛拟現實技術的應用拓展

 然後,陳建強教授通過解析VR的概念和VR應用領域的相關案例,剖析VR内容制作的原理以及商業價值;強調VR必須具備的四個關鍵參數:可信、可探索、互動、沉浸式。通過具體講解VR在醫學、航空、工程建造、藝術等領域的應用,分析科技與藝術之間的關聯,在對“嫦娥三号登月” 動畫模拟中依據相關資料和數據将嫦娥三号從開始登月到月球車進行工作的場景模拟出來,基本與登月後的實際場景相吻合,這也可應用于我國航空的模拟實驗。

三、AIGC技術的引入為設計服務

 接着,陳建強教授從人工智能的工具介紹、使用技巧、生成關鍵等方面全面普及人工智能(AIGC)生成藝術作品的原理。人工智能通過機器學習等技術不斷訓練模型,設計師與人工智能合作,就能創作具有創意的藝術作品。陳教授以貓為原型介紹生成各類藝術風格作品時輸入不同關鍵詞的區别,關鍵詞及相關參數的設定方法,行之有效地提供給學生們進行創新設計的工具,為學生們今後進行藝術創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講座結束後,在場學生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受益匪淺,此次講座不僅使他們增長了知識面,還對他們今後的專業學習和設計創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并希望此類講座能夠多多舉辦。

全體教師與陳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