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海報作者享有創作權,盜者必究)作者:李伊蕾
(通訊員:孫哲玉)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到正月十五,也有的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過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為高潮。春節時間延續長、地域跨度廣,節日活動豐富,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也是曆史最悠久、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新的鐘聲,新的一年,如歌如夢。新的祝福,新的期待,如詩如畫。辭歲迎新同歡樂,歡慶時刻送祝福。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在2022年,為設院的全體師生送上了對于虎年的祝福,祝大家新春快樂!
一、節日起源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于臘祭、源于巫術儀式說、源于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一)農曆三十熬一宿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獸。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
(二)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習俗,有的地方稱之為“拜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民俗專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後代繁榮昌盛,諸事順意。
(三)合家團圓,國泰民安
每逢春節,不管是風和日麗的暖冬,還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們總要從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鄉,和父母親人們團聚,一家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為的就是要享受那份家庭的溫暖和親情,不論是北方吃餃子,還是南方吃年糕,其内涵追求的都是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盼望的都是國家強盛,民富國強。
(四)孝老愛親,尊老敬賢
春節期間。"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成了一切活動的主題。晚輩要向長輩拜年,祝長輩們健康長壽,長輩要向孫輩寄于希望,并發給壓歲錢,小朋友們就是在這些活動中受到了孝道的教育和愛心的洗禮,而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無疆,善行天下的社會風尚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攝影者:丁典
團圓。把愛留給最珍貴的人
經曆過四時的洗禮,跨越遙遙歸鄉路
一心向往着萬家燈火中的那一盞溫暖
藏匿着屬于冬日裡的誘人甜蜜
--那個稱之為家」的地方
還有翹首以盼你歸期的人兒,因你而圓滿在缤紛的焰火和歡快的